不知不覺,夏天就過去了,天氣日漸秋高氣爽,開學季到來了!也許你對這個夏天沒有一場遠行而不甘,也許你此刻希望暑期余額再多一點...開學已經來了,福利還會遠嗎?活動內容:全場PI3Kelisa酶聯免疫試劑盒6.5折優惠!還有小禮物,多買多送!活動細則:.本次活動與其他優惠活動同時享受...
點擊詳情2021
8.30新老鼠病毒可助肝炎研究新發現的老鼠病毒有望為未來肝炎的研究鋪平道路,讓科學家能zui終實現在實驗室利用動物模型進行人類疾病研究和疫苗的開發.科學家在凍存的野生型老鼠中尋找與人類丙型肝炎病毒(humanhepatitisCvirus,HCV)以及人類Pegiviruses病毒(HPgV)相關的病毒進行了研究,發現了幾種新型的肝炎病毒(hepaciviruses)和pegiviruses與人類病毒有著十分近的親緣關系,這暗示著可以在小鼠模型中實現相關疾病的研究,而不需要人類志愿者...
點擊詳情2013
5.13郵差蝶成群棲息更安全每當夜晚睡覺的時候來臨,紅色郵差蝶(Heliconiuserato)總是會四五成群地棲息在一起。為了搞清其中的奧秘,研究人員在巴拿馬和哥斯達黎加的森林中懸掛了數以千計的假紅色郵差蝶。為了測量鳥類的攻擊情況,研究人員計算了仿制品的模擬黏土軀干以及涂蠟銅版紙翅膀上的鳥喙印記。他們發現,與5只為一組棲息的模型相比,單只棲息或成對棲息的假蝴蝶受攻擊的可能性是前者的6倍。這一影響超越了團隊成員之間僅是簡單分擔風險的假設——作為一個整體,由5只紅色郵差蝶組成的團隊比一...
點擊詳情2013
5.8大熊貓交配有多難雌性發情期只有-3天近日,《繁殖生物學》(BiologyofReproduction)雜志發表了美國史密森保護生物學研究所的一篇論文,揭示了雄性大熊貓的生殖能力的一些細節。研究顯示,在一年里,雄性大熊貓的繁殖有效期是六個月或更長,然而雌性大熊貓的發情期只有~3天。雄性大熊貓為了能遇到恰在發情期的雌性大熊貓并且成功繁殖下一代,必須要行走很遠的路程并且遇到很多困難的地帶。使野生或飼養的大熊貓交配的困難是出了名的,現在一項新研究發現了到底這件事是有多么的棘手。研究顯...
點擊詳情2013
5.8DNA測序可能有助于解釋珊瑚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力一項研究說,先進的DNA測序技術可能有助于科研人員探明哪種珊瑚更有可能比其他珊瑚在未來的氣候變化中生存下來。近來的研究已經證明了某些珊瑚能比其他一些珊瑚更好地承受環境壓力,諸如珊瑚白化,但是這種適應力增強的基礎尚不清楚。DanielJ.Barshis及其同事選擇了兩個珊瑚種群,其中一個對溫度變化敏感,而另一個對溫度變化有適應力,他們比較了這些生物的基因表達并且發現了在這兩個種群中,熱應力改變了數百種基因的表達。這組作者然后確定具有...
點擊詳情2013
5.7發現牛肝菌新物種牛肝菌(boletes)具有重要經濟和生態價值,不少種是世界的野生食用菌,部分種是有名的毒菌,多數種是樹木外生菌根菌。該科真菌形態多樣、結構繁雜、分布廣泛、平行進化與趨同進化并存,系統親緣關系復雜,分類困難,食用物種和有毒物種容易混淆而導致毒菌中毒。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楊祝良研究員指導的博士生M.I.Hosen、曾念開等對其中部分牛肝菌物種進行了研究,根據形態學證據和DNA序列分析結果,發現新屬8新種,部分研究成果剛在真菌學主流期刊FungalDivers...
點擊詳情2013
5.6囊泡運輸分子機制研究獲重大進展細胞生命活動依賴于胞內運輸系統。細胞內的運輸系統將大量需要運輸的物質分揀、包裝到膜狀的囊泡結構中,利用動力蛋白(又稱為分子馬達molecularmotor)水解ATP產生的能量驅動囊泡在微管或微絲細胞骨架充當的軌道上移動,地將各種貨物定向運輸到相應的亞細胞結構發揮生理功能。囊泡運輸分為幾個環節:貨物識別、沿著微管軌道運輸以及貨物卸載。對于貨物識別機制的研究發現,以微管細胞骨架為軌道驅動逆向運輸的dynein/dynactin動力蛋白復合體中某些亞...
點擊詳情2013
5.3華大基因等單位完成谷子基因組測序隨著水稻、玉米、高粱、短柄草等重要禾本科物種的基因組相繼被解密,科研人員更加迫切地希望能夠破解更多的重要禾本科作物基因組,以期能揭示重要禾本科作物的保守性及差異性、闡明禾本科作物的基因組進化過程、進一步挖掘作物重要性狀功能基因。谷子是重要的禾本科作物之一,其脫殼前被稱為谷子,脫殼后被稱為小米,是中國古代zui重要的糧食作物,被稱為“五谷”,從南到北均曾被廣泛種植。谷子是二倍體自花授粉作物,其基因組較小(約470Mb),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約6...
點擊詳情2013
4.26利用DNA遺傳密碼構建出化學密碼大自然每天都表明它是復雜的和有效的。有機化學家們羨慕它,這是因為他們的常規性工具限制他們取得更為簡單的成就。多虧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StefanMatile研究團隊的研究,這些限制可能成為過去的事情。相關研究結果刊登在NatureChemistry期刊上,確實能夠給化學家們提供一類新的密碼,允許他們獲得新水平的復雜性。對StefanMatile而言,如果有機化學學們經常喜歡簡化大自然的功能性系統,那么這是因為人們大多不可能構建和管理大自然產生的復...
點擊詳情2013
4.24